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参政议政  >> 查看详情

关于加快我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发布时间:2016-02-22 15:53:00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关于加快我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民革泰州市委员会
        现代服务业是在传统服务业创新的基础上,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多层次、知识型的生产和生活服务的新型服务业态,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就业、增加收入的现实途径。近年来,泰州市委、市政府把加快服务业发展摆在重要位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开放创新“双轮驱动”为动力,以高端化、集聚化、产业化、市场化为导向,以重大项目和集聚区建设为突破口,着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有机融合,着力提升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着力培育新兴服务业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努力扩大服务业总量,提高服务业占比,优化服务业结构,增强服务业竞争力。通过重点构建“一核三带”,即主城区核心商务区,现代物流产业集聚带,高端服务业集聚带,水乡生态旅游产业集聚带,初步形成了优势互补、层次鲜明的服务业发展新格局。到2010年,与“十五”期末相比,泰州市服务业增加值从255.7亿元增加到728.3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从31.1%提高到36.4%;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市从业人员比重从31%提高到35%;服务业地税占全部地税收入的比重从47.6%提高到54.8%。
        一、泰州的主要做法是:
        1.注重规划引导。“十一五”期间,泰州从所处的区域条件、产业特色和城市功能出发,编制完成了《泰州市服务业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对全市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区域布局进行规划引导。同时,制定并实施了《泰州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泰州市市区商品市场发展规划》和《泰州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三个专项规划,有效地发挥了规划引导有序发展,促进市场繁荣的积极作用。
        2.加强政策支持。2008年,为促进市区服务业跨越式发展,出台了《加快市区服务业发展的意见》,重点鼓励新办服务业企业,支持骨干服务业企业做大做强,推进工贸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奖励企业新创品牌。2010年,出台了《加快市区现代服务业重点产业发展的奖励办法》,重点对软件和服务外包、现代物流、旅游业、文化创意、商务服务、会展经济、楼宇经济、社区服务等重点行业提出12条政策措施,对达到一定发展规模,创成国家、省级品牌的服务业企业,经认定后给予不同额度的奖励。
        3.抓好重点工程。从2007年开始,提出以推进8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培植30强重点企业、实施30大重点项目的“833工程”,加快各类服务业态集聚,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到2010年底,全市8家服务业园区被授予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成功实施了120个总投资亿元以上重点服务业项目,实现利税超1亿元的重点企业1家,利税超5000万元的企业6家,利税超1000万元的企业19家。
        4.强化招资引商。泰州市充分利用“浙商最佳投资城市”称号效应,陆续推出一批关联效应高、投资规模大的服务业项目,先后在温州、杭州、上海、香港等地组织服务业招商活动,共推出405个重点项目,成功签收116个,签约项目总投资330亿元。总投资10亿元的长宏钢材物流、12亿元的海企化工仓储物流、10亿元的靖江扬子江粮食物流、30亿元的大连万达广场等一批重大项目先后落户,为全市服务业的发展增添了后劲。
        二、我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泰州市地处苏中地区,改革开放以来,泰州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成为一座以工业为主的新型工商业城市。从泰州的服务业发展情况看,纵观全省服务业的发展,虽然近年来取得了快速提升,但与全国相比,服务业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增加值占GDP比重仍然偏低。
  2010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16731.4亿元,占GDP比重为40.9%,但仍然低于全国服务业增加值占比2.1个百分点,与同期的沪浙鲁粤相比,江苏仅列五省市第4位。2010年,江苏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约为40.6%,低于上海(57.0%)、广东(44.6%)和浙江(43.1%),高于山东(36.6%)。
  (二)传统行业所占比重仍然较大。
        2010年在江苏服务业总量中,批发和零售贸易、交通运输、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仍占据主体地位。从增加值占比来看,全省服务业占比最高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超过服务业增加值总量的四分之一,合计达42.2%;全省房地产业完成增加值2280.6亿元,房地产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3.7%;房地产投资占全省服务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52.1%,服务业依赖房地产投资拉动的效应仍然十分显著。
  (三)地区发展仍然不够平衡。
        2010年苏南、苏中、苏北服务业增加值分别为10664.7、2794.6和3196.7亿元,苏南是苏中、苏北的3.8倍和3.3倍;苏南、苏中、苏北占全省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64.0%、16.8%和19.2%,苏中、苏北分别低于苏南47.2个和44.8个百分点。从各地区内部产业结构也可以看出,苏北、苏中地区的服务业发展相对落后。2010年苏南地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约为42.9%,苏中、苏北地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约为37.6%和 37.0%,分别比苏南低5.3个和5.9个百分点,差距仍较为明显。
        (四)新兴服务业规模不大,后劲不足。
特别是为工业企业提供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如第三方物流、中介、创意设计等基本空缺。新兴服务业的功能亟待开发和完善,载体建设有待加强,如社区服务业、演艺业、现代金融保险、IT产业等领域的发展比较滞后。新兴服务业人才还比较匮乏,尤其是创意设计、文化、金融服务、咨询等方面的人才十分紧缺,储备严重不足。
        三、关于促进我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根据我省人口多、经济发达的特点和优势,从科学发展观出发,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加强现代服务业体系和环境建设,全力提升全省经济发展水平,为此建议:
     (一)完善服务业政策措施,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1.制定全省服务业发展考核办法。目前,全省上下对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性认识仍不够统一,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为切实贯彻全省先导服务业发展会议精神,落实省服务业提速计划的要求,建议省政府加大对下考核,出台服务业发展专项考核办法,将涉及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指标进行分解落实,以刚性考核统一全省思想。
        2.加快推行服务业综合改革示范点。参照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示范区的做法,尽快研究出台我省服务业综合示范点评选、考核办法,并落实相关扶持政策,在创新发展模式、突破发展制约、完善发展机制等方面探索服务业发展新动力,促进全省服务业加快发展。
        3.进行鼓励类服务业与工业同价试点。温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逐步实现国家鼓励类服务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与工业基本同价”。建议省有关部门进一步界定鼓励类服务业范畴,在此基础上推行鼓励类服务业与工业同价试点,待国家政策出台后再全面推广执行。
        4.进一步降低物流业相关税率。目前,我省物流相关行业执行的税率大致为5.88%,主要为营业税3.3%、所得税代征2.5%、教育费附加等小税种0.08%,相对周边省份偏高。从我市工贸分离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分离企业在优惠政策期间内尚能有所发展。政策期过后,因周边省份税率相对较低企业的营业利能力和竞争能力受到较大影响,在出现“回潮”现象的同时,也流失了地方税源。
        5.扩大服务业统计覆盖面。目前,服务业统计工作还相对比较薄弱,数据漏统、误统现象较为突出,尤其是科技研发、现代物流、服务业外包等新兴服务业态,以及混杂在制造业中的大量服务也未能得到有效统计。建议省统计部门建立健全服务业行业统计制度,扩大对新兴行业的统计覆盖面。
     (二)大力培育生产性服务业要素市场,带动消费需求型服务业发展。
        江苏是制造大省,一方面,为相应的生产型服务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日趋频繁的商务活动将刺激全省消费需求型服务业的发展。当前,应立足现有的科教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加大引进资本力度,推动产品研制开发、工程设计、咨询与调查、资产评估等行业,规范发展代理、经纪等中介人制度,大力发展会展、金融保险、证券服务、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生产使用型服务业,在制造业大力发展的同时,提升服务业总量规模、科技含量、服务水平和改善结构,以促进全省服务业的快速成长。
     (三)高起点发展信息服务业,优化服务业结构。
        以科学技术为基础,加快发展科技信息、科技开发、科技咨询和技术市场等服务业,大力开发和利用政府、企业、社会公众信息资源,重点开发产业信息、产品信息和市场信息,积极拓展网络增值服务,初步形成质优价廉、有序竞争的宽带接入网运营市场。大力发展信息系统集成应用服务业,逐步建立部门和行业咨询中心,向社会提供信息咨询、分析和研究等增值服务。加快建立一批信息量大、覆盖面广、服务功能强的专业网站和知名度高的门户网站,为社会提供电子商务、远程教育、旅游、房地产咨询、家庭娱乐等方面的信息服务。
     (四)鼓励发展社区服务业,提升发展生活服务业。
        社区服务业具有投资省、服务需求多,就业渠道宽等特点,是扩大就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之一。尤其对解决“4050”人员的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发展面向一般居民家庭和个人的家政服务,鼓励发展针对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专业化服务,大力发展保洁、保安、保姆、保修等服务。加强新型社区建设,探索运用市场机制创办养老、幼托、文化、健身、医疗、物业管理等各种便民利民服务业。满足人民群众的各种服务需求,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五)加快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提升现代服务业整体水平。
      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服务业,鼓励服务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管理网络化。要以电子商务为龙头,推进服务业企业信息化。加快研发中心和技术开发中心建设,鼓励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科技力量进入服务领域或创办服务企业,提高服务企业创新能力。加快培养和引进服务业所需的各类人才。要加强服务业岗位职业培训,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重点培育科技含量较高的行业,提高现代服务业的竞争力。                       (2011年11月报市委办、市政府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