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参政议政  >> 查看详情

关于我市发展高等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6-02-22 16:16:00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关于我市发展高等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民革泰州市委员会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因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特殊依赖和强劲支撑而成为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动力。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历程证明,高等教育的发展是落后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随着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日益结合,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越来越凸显其双赢功能。今年,我委通过座谈、走访对我市高等教育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及思考建议报告如下:
        一、我市高等教育的现状
        我市自1996年建市以来,高等教育经历了专科层次——民办本科层次——公办本科层次的突破式发展。至今,我市的高校共六所。其中公办本科学院一所:泰州学院;民办本科学院三所: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专科院校两所: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六所高校共设有56个院(系)、73个本科专业、127个专科专业,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学生48000余人,成人高等教育专科在校学生6400余人。
        纵观我市建市以来高等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低到高的过程,初步实现了突破式发展。规模进一步扩大,质量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长足发展,特别是高教园区建设日臻成熟,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态势正在形成。
        二、我市高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发展规模及水平较低。我市高等教育基础比较薄弱,起步相对较晚,总体发展水平较低。与我市经济增长速度、规模相比较,与全省其他地级市高校数量、水平相比较,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特别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与转型升级融合发展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相比,我市高等教育的发展还显得相当落后,
        2.专业设置及特色较差。我市不同学校专业设置重复、雷同现象还十分严重,许多专业与地区产业发展结合还不密切,专业特色还不明显。
        3.学科建设力量较薄弱。我市现在虽然有了本科教育,但高层次的高等教育(如研究生教育)明显不足,这说明了我市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力量的薄弱,同时也说明了我市办一所综合性本科院校的必要性。
        4.生源减少的压力较大。根据江苏省小学入学人数或人口出生数的变化趋势初步预计,我省高等教育适龄生源基数绝对数量大约在2015年降至最低,之后将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稳定,与此同时,高等教育需求亦会逐渐理性化和多元化。这种变化必然会带来高等教育生源供求关系根本变化,我市高等教育只有更好地发展才能应对即将发生的变化。“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层次与结构的重心”应当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方面。
        作为快速发展的区域中心城市,我市需要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需要不断提高人口素质水平,但人口普查及相关专题调研表明,我市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数、高校毕业生数与GDP比值均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人才特别是高素质、高层次的人才还比较匮乏。面对人口、资源、环境等发展瓶颈的制约,面对全球化背景下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我市必须加快高等教育发展步伐,把现代化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以高等教育的率先发展,来引领和支撑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三、我市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1.坚定筹建目标,实质性开展好工作,促进泰州大学早日筹建成功。一所区域综合性大学对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布局,实现高等教育社会功能转变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市委、市政府已将“筹建泰州大学”正式写入相关规划,并明确提出“两步走”发展战略。泰州学院的建立说明已实现了“第一步”,坚定地走出“第二步”将势在必行。在当前形势下,应以泰州学院为未来泰州大学建校的主要基础,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硕士点申报等工作,同时整合相关高等教育资源、特别是理工科教育资源,成立相关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实质性开展泰州大学筹建工作。
        2.抢抓发展机遇,优化结构与配置,不断提高高等教育层次和水平。资金不足和师资短缺是泰州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中所面临的尤为突出的两个问题,加大投入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还应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来使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达到最优组合,发挥最大效用。
        一是把我市高等教育发展放到全省大局进行谋划。积极争取省委、省政府支持,从省级层面统筹推进泰州高等教育的建设与发展,拟定和出台加快泰州高等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和特殊举措。在省教育财政专项投入、学科和专业建设、师资外引与内培、招生以及产学研基地建设等方面给予泰州高校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二是优化整合我市高等教育的物力资源。在目前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应进行充分调研,拿出切实措施,对我市现有高等教育物力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如土地、校舍、图书馆、实训场所、科研实验设施等,使其发挥最大效用。
        三是挖掘整合我市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源。一方面,积极与省内外相关高校联合,大力度、多角度、多方位引进师资及相关团队,通过引进各种层次的学科、科研带头人以及相关团队,迅速提高相关高校知名度;另一方面,面向基层、企事业单位,整合、挖掘、培育本地人才资源。同时,市内高校间可通过借用、兼职等方式实现人才资源共享,避免同类人才的重复引进和培养。
        3.深化综合改革,提高办学质量,使高等教育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我市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不仅是现在,而且是今后很长一段时期,我市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创新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中央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已经非常明确,下一步的关键就是抓好落实,一是省市政府加强领导,加大投入,统筹好各方面力量,整体提升区域内高校办学水平;二是教育部门加强督促、检查和指导,各有关部门落实和完善项目资金、人事编制等保障措施;三是积极争取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直接支持,对我市各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和建设加强宏观管理,对各高校专业设置进行整体规划协调,大力发展体现地方支柱产业特征的专业群,做到围绕产业链(集群)进行高职高专的专业建设,围绕我市支柱产业进行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四是切实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充分依托泰州地区本身的优势,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互动、产学研一体化,着力提高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等工作的效益,不断提升各高等学校的办学实力。
                                                                                                                           (2013年11月报市委办、市政府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