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参政议政  >> 查看详情

关于促进生态文化与旅游产业创新融合的调研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6-02-22 16:22:00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关于促进生态文化与旅游产业
创新融合的调研与思考
民革泰州市委员会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为促进我市生态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笔者实地走访了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乡镇、街道,听取有关情况介绍,深入了解我市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认真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一些意见建议。现将调研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现状
        我市自然旅游资源“具江淮水乡之风韵,集明清民居之佳构,显吴楚文化之绮丽,展革命史迹之风华”,有着得天独厚的人文底蕴和文化积淀,承载着深厚的泰州历史文化。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日益重视下,我市城市文化底蕴和城市形象不断提升,文化与旅游日渐融合发展,成效初步显现。
        (一)旅游规划建设逐步推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旅游工作,成立文化名城领导小组、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文化、旅游工作的领导。召开全市旅游业发展大会、制定文化泰州建设实施意见、文化名城建设行动计划、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我市旅游开发必须挖掘和融入泰州地方文化,并对文化旅游相关产品、重点项目以及生态环境与文物保护等方面进行了规划、建设,全市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27处,A级景区22家,星级乡村旅游点36个,进一步凸显了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思路。
        (二)实施“文化名人”品牌工程。千百年来,我市人文荟萃、名贤辈出,施耐庵、郑板桥、梅兰芳等“文化名人”的纪念馆和故居得到科学修缮和有效保护,展示了我市深厚的文化积淀,为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三)特色文化旅游影响很大。我市开发古城、古镇、名人教育、红色、湿地等旅游特色品牌,制作发行50集大型历史文化教育系列片《祥泰之州》,通过举办梅兰芳艺术节、中国泰州水城水乡国际旅游节、千岛菜花旅游节郑板桥艺术节、溱湖会船节等等,使整个泰州弥漫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千年古刹光孝寺、日涉园、安定书院、施耐庵陵园、郑板桥故居、梅兰芳公园、李家花园船厅等人文景观文脉灵动,已成为泰州历史文化的瑰宝。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市在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实践,但从实际情况看,我市旅游业仍处于观光型的初级层次,“重历史文化轻生态文化”现象较为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规划编制统筹不够。虽然目前我市在旅游规划编制上已经注意到了文化、旅游二者的融合发展问题,但是重视的程度、规划的深度、提升的高度相对来说还不够。这突出表现为对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战略考虑和架构设计,对旅游产品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开发缺乏应有的力度,对现有的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单位的生态环境没有更高的要求。
        (二)生态文化融入不深。由于缺乏恰当的手段和方式方法,自然景观中原有的文化内涵没有得到很好展示,各大景点的导游解说词十几年不变,缺少对景点文化内涵的理解和宣传,人文解读缺失,致使游客难以全面领略我市的悠久历史文化和特色风土人情。
        (三)重点品牌打造乏力。我市文化旅游市场尚处于起步开发阶段,对文化内涵较深、地域特色较强的宗教文化旅游、文物古迹旅游、民俗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等重点文化旅游产品整合开发不够,造成部分优质文化旅游资源的闲置。如,位于溱潼镇南郊的刘氏家窑,既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溱潼砖瓦制作技艺”的保护单位,也是该项目泰州市级生产性保护单位,更是溱潼窑文化、砖瓦文化在溱潼最后的遗存,但是在溱潼古镇未来规划中,窑址却即将面临搬迁或者被取缔的命运。
        (四)特色商品开发欠缺。长期以来,我市旅游发展只看重景点门票收入,对特色文化旅游商品重视不够、运作不力,旅游商品开发严重落后于旅游业发展需求。对体现泰州地域特色、历史文化内涵的可视性旅游商品及民间工艺品,没有进行深入挖掘和开发,没有进行配套规模开发,特色旅游商品街(店)建设几近空白,直接影响了游客的逗留时间和消费量,制约了旅游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产出。
        (五)文化体验活动匮乏。目前,我市各景区的文化体验设施、场所严重缺乏,一些大型体验型旅游项目,仍处于在建或制定方案、规划阶段。此外,由于缺乏有效运作和政策扶持,我市旅游市场中文化商演项目尚处于空缺状态;工艺美术、特色餐饮、休闲娱乐、民俗体验等文化旅游特色产业聚集区建设更是尚未规划起步。文化体验设施和活动的匮乏,致使游客只能“白天看美景、晚上看星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旅游产业的发展。
        三、几点建议
        (一)系统研究,深入挖掘生态文化资源
        生态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是发展现代旅游的本质需求,也是实现我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泰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建议选调专业人员,组成专门队伍,系统研究、深入挖掘我市具有市场价值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为推动自然资源与文化内涵的深层次融合做好基础性工作。
        (二)科学规划,切实强化旅游规划引领
        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重在规划。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国务院颁布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和《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建议市委市政府抢抓历史机遇,深刻把握好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不仅要树立大文化、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理念,还要结合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新动向、新需求,利用好我市自然生态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的有利条件,尽快制定泰州市旅游发展十三五总体规划,并在规划中进一步突出我市独特的生态文化与自然资源禀赋,加快形成“赏三水、品文化、游生态”的旅游发展格局,为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提供更为科学可行的纲领性引导。
        (三)加大投入,全面打造生态文化旅游
        溱湖风景区、水上森林、垛田风光、凤城河风景区、孤山风景区,是我市生态旅游的最大吸引物和顶梁柱,是生态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阵地,在发展生态文化旅游方面的有着雄厚的潜力与广阔的前景。有关部门不仅要树立“文化就是财富”的理念,更要认清生态文化旅游是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对以上生态景区加大软件和硬件投入,大力打造集景观文化、宗教文化、京剧文化、水产文化、健康文化等为一体的泰州生态文化。整合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按观赏、学习、体验、互动四种类型,打造不同展示场所面向游客开放,如,在溱潼古镇规划建设中,依据刘氏家窑的良好基础,建设“砖瓦文化园”,通过图片、视频、实物展示和亲身体验等方式,弘扬“溱潼砖瓦制作技艺”这一省级非遗项目。
        (四)精心设计,大力推进三水文化建设
        三水文化历史悠久、人文丰富,建议依托三水风光,融入文化元素,在凤城河景区沿岸打造人文走廊,提升凤城河景区三水文化的内涵。一是建立名人走廊,图文并茂地介绍唐代书法家张怀、宋代教育家胡瑷、元末明初文学家施耐庵、明代哲学家王艮、清代天文家陈厚耀、评话宗师柳敬亭、扬州八怪郑板桥、文艺评论家刘熙栽、围棋棋圣黄龙士、地质学家丁文江、实业家刘国钧、教育家吴贻芳、京剧名家梅兰芳等历史名人的伟绩,做好名人古迹文化旅游文章;二是建立诗文走廊,主要展示历代名人、诗人赞美泰州的诗词歌赋,做好诗文文化旅游文章;三是建立书画走廊,以泰州独特的三水景色为主题,面向全市书法家、画家征收作品,集中在书画走廊中展示,做好生态美景旅游文章
       (五)突出特色,大力丰富健康文化活动
        文化体验活动是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产业延伸。建议围绕旅游业“娱”字要素,努力开发互动性较强的文化体验旅游项目,积极延长旅游产业链。一是在景区推出体育健身项目、体育表演;二是学唱京剧、茅山号子、窑工号子等一些具有泰州特色的文艺表演;三是整合雕刻工艺资源,组织游客参观各类木雕、叶雕等雕刻艺术作品,现场展示并体验雕刻过程;四是利用学政试院,针对青少年开展状元文化夏令营活动;五是开发集“渔-观-品-购”为一体的休闲渔业体验游等,使广大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感受文化、体验风情、追求健康、享受休闲。
       (六)强化保障,不断优化旅游发展环境
        生态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是一项涉及面广、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要进一步完善机制、理顺体制,形成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保障生态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一是理顺管理体制,实现旅游主管部门在实际工作中的高速、有效运转;二是建立生态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文化、旅游、环保等相关部门在规划编制、政策支持、标准制定、市场监管、宣传推广、产品创新等方面之间的协作;三是建立市场化运作模式,探索景区所有权、管理权与经营权分离,引入国内著名旅游运营商进行控股管理,政府只对景区旅游开发进行宏观管理;四是加强专业人才建设,有计划地培养一批素质高、熟悉本土文化的旅游管理人才和导游人员,着力引进和造就一批生态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策划、营销、经营人才;五是尽快制定出台扶持旅游业发展的新办法,在财政支持、金融支持、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和旅游餐饮业、旅游住宿业、旅游购物、旅行社发展、旅游人才引进和培养、旅游交通发展、旅游配套发展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政策引导和激励力度,为我市旅游业发展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2014年12月15日报市委办、市政府办,被收录入市委统战部编印的《泰州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调研成果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