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参政议政  >> 查看详情

补足短板 重点突破 以扎实措施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后来居上

发布时间:2019-02-22 17:43:00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数字经济是以数字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提高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的新型经济形态。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对推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数字经济正成为带动经济的核心动力。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报告,2017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27.2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2.9%,数字经济对GDP增长贡献达55%。二是数字经济正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推动。通过推动产业数字化,“互联网+”“机器人+”“云计算+”等不断为传统实体产业提供新动能、新路径,助推传统产业实现转型升级。三是数字经济正为城市间的发展提供一次公平的竞争机会。由于数字技术存在地域无关性,领先地区通过抓数字经济可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落后地区凭数字经济也可实现弯道超车。比如:近几年贵州的经济增速能排名全国第一,其中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数字经济的发展为贵州的经济转型升级带来了契机。
      目前,我省不少城市都在发力数字经济,南京、苏州、常州、南通、扬州等市陆续出台各具特色的战略规划和政策举措。对比其他城市,泰州还是一个追赶型城市,更应该借数字经济发展之力,助推打造江苏高质量发展中部支点城市。
      当前,我市的数字经济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基础仍然薄弱:一是缺少顶层设计。对数字经济认识不深刻不全面,没有对数字经济发展的统筹规划、工作机构、扶持政策,缺乏政策引导和培育。二是缺少龙头骨干企业。没有华为、腾讯、阿里巴巴、中兴这样的技术引领型龙头企业,缺乏国家软件业务收入百强企业和国家重点规划布局企业。三是缺少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不少实体企业对数字技术掌握不深,挖掘加工不够,应用的路径不清。数字技术企业缺乏面向行业的产品和解决方案,难以满足实体企业的需求。四是缺少专业人才。高端人才缺乏,尤其缺少既有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理论知识,又懂得工业规律的复合型人才。
      问题固然存在,但是机遇同时并存。泰州近年来已制定了智慧泰州顶层设计纲要和大数据发展规划,不少园区、部门、企业也已经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并且取得一定成果,这些都为我市数字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尤其是我市医药产业和制造业相对发达的优势,为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提供了充分可能。为此,我们建议:补足短板,重点突破,以扎实措施促进泰州数字经济发展后来居上。
      1.后来居上,需要有更高的顶层设计。建议邀请顶级专家,组织专业团队对我市的数字经济发展开展广泛而深入的调研,针对我市实际,尽快拿出切实可行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
      2.后来居上,需要有更优的专业队伍。当前我市负责智慧城市建设和大数据发展工作的不少是兼职人员,在工作推进上捉襟见肘。建议以超常手段吸引数字经济的领军人才,并对牵头智慧城市建设和大数据建设的有关机构进行人员整合,建立联合办公室,充实专业力量。
      3.后来居上,需要有更强的企业方阵。支持京东、浪潮、九次方、易华录等国内知名数字经济企业在泰州的发展。推进与华为、腾讯、阿里巴巴、中兴这样的技术引领型龙头企业的战略合作。培育和壮大泰盈科技、北斗天汇、联迪信息等一批本土数字经济企业。
      4.后来居上,需要有更好的产业融合。建议以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为重点,促进传统产业与信息数字化融合,打造现代产业集群。实施“工业互联网”“机器换人”“工厂物联网”和“企业上云”等专项行动,大力推广协同制造、服务型制造、个性化定制等“互联网+制造”新模式,打造无人车间、智能工厂。同时,在船舶及海工装备生产、节能与新能源产业、化工新材料产业、汽车零部件产业等方面培育一批示范企业。
      5.后来居上,需要有更深的战略定力。杭州的数字经济,早在2003年就开始起步,到2014年7月,成为杭州“一号工程”,推进力度更大,其发展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止。对比杭州,仍在起步阶段的泰州,更需要有久久为功的战略定力。只有通过接续不断的努力,才能让数字经济发展在泰州开出绚烂之花。(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大会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