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下午,民革泰州市委会积极号召全市民革党员,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准时收看民革江苏省委会开设的中山博爱讲堂。此次中山博爱讲堂,邀请到民革江苏省委会副主委、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玉生,作《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学习中共二十大精神专题讲座。
党员们积极收看讲座,纷纷发来感悟。
部分党员感悟
朱 颖 民革泰州市海陵区基层委员会副主委
作为一名基层行政执法队员,在本职工作中要做到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转变执法理念,改进执法方式、增强执法素养,广泛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警示告诫、指导约谈等方式,推行柔性执法和轻微违法免罚,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推进执法要求与执法形势相统一、执法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
冯彦铭 民革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四支部主委
作为民革党员,工会干部,通过直播学习,深刻认识到法治是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路径。通过学习,我将立足本职,以工会工作法治化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江苏省首个网约车司机误工费法律援助胜诉案件就是工会工作法治化的具体体现,我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坚持法治思维,履行好职工维权服务的基本职责,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龚 琴 民革泰州市医卫一支部主委
法治作为一种先进的治国方式, 要求整个国家以及社会生活均依法而治,而不是靠任何人格权威,不是靠掌权者的威严甚至特权,不依个人意志为转移。法治的根基在人民,普及法治宣传,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让法治成为全民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要依法执医、遇事找法、用法解决医患矛盾,在法治的环境下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共同战胜疾病,共筑健康长城。
肖 云 民革江苏省泰州中学支部主委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中共二十大报告将法治建设单独作为一个部分进行专章论述、专门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法治建设的高度重视,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高度重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充分彰显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期望和相信未来中国会有更完善的围绕教师、学生和未成年人教育的法律法规,让所有师生在由法律筑就和保护的环境下安心工作和学习!
王 瑜 民革泰州市海陵区二支部副主委
作为一名国企工作人员,我将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纲领,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加强法治学习,在日常工作中做到凡事依法而行,为泰州城建事业添砖加瓦。
沐文妍 民革泰州市海陵区二支部党员
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我将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遵循法治“之纲”,牢记职责使命,以事不避难的精神头、落细落小的执行力,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助力园区高质量发展。
侯学良 民革泰州市海陵区三支部党员
本次通过直播专题学习中共二十大精神,为我准确理解、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提供了精准辅导,对于中共二十大赋予法治建设的重要地位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作为一名经济领域的媒体工作者,今后,我将以时不我待地紧迫感、重任在肩的使命感,积极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为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质效贡献力量。